当“海本很水”成为流量密码,
当“留学贬值论”占据热搜头条,
当键盘侠们忙着给
百万学费贴上“智商税”标签时,
当偏见试图用标签遮蔽世界的复杂时,
我们决定让故事回归真实的主角。
本期故事让我们走进大桥国际部2021届毕业生。剑桥大学本科、一等荣誉学位、剑桥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全奖博士录取,这些“标签”并不能道尽他的学术之旅,他的成长之路更多的是一段关于理想与现实、压力与热爱的探索之旅。
周泽霖
ZHOUZELIN
【本科】英国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经济学专业一等荣誉学位毕业
注:一等荣誉学位(First Class Honours)是英国本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位等级,不仅代表学生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意味着他们在课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学术能力和努力。
【硕士】英国剑桥大学市场学专业在读
【博士】已斩获两所全球顶尖学府(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市场学专业全奖博士
在剑桥大学古老的学院里,总能看到一个中国学生步履从容的身影。他叫周泽霖,以一等荣誉学位从剑桥经济学本科毕业并继续攻读市场学硕士,随后,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科研学术能力顺利斩获剑桥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市场学(Marketing)全奖博士。他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坚持的力量,更展现了在异国求学中寻求平衡的智慧。
学术生活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阅读+思辨+应用
与美国通识教育不同,
剑桥的本科课程高度专精,
三年课程聚焦学科核心,
不涉及其他学科。
学生正式在课堂上课的时间比较短,平均每天只有两小时,且课程一般集中在上午。但是课后,却需要极高的效率去处理大量的任务:预习、复习、研读文献、针对性练习,课后讨论等等等等。剩余时间则用于思考和探索个人兴趣,职业规划与研究方向。
收获剑桥一等荣誉毕业证书
这恰恰是剑桥教育的精髓所在:
将知识的“骨架”交给课堂,
而“血肉”需学生自行填补。
教授们会期待(要求)学生利用校外时间自主探索,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周泽霖坦言,这种模式 “适合明确方向且能自我驱动的人,也需要对选择的专业有真实的热爱,否则可能会觉得学得太深入,太专一。”
英国教育体系对独立思考的推崇,令周泽霖印象深刻。课堂上,教授与学生平等对话,学术讨论不以“标准答案”为导向,而是鼓励逻辑自洽的思辨。他回忆道:“即便反驳教授的观点,只要论据充分,也能被尊重。”这种自由开放的学术环境,让他逐渐摆脱死记硬背的应试模式,学会以批判性视角分析经济现象。剑桥的考试体系虽以年度大考为核心,但“真正理解知识并能灵活应用的学生,才能脱颖而出。”
科研之路
Scientific Research
58次修改后的SCI发表
谈及全奖博士申请的关键,
周泽霖的回答出乎意料:
“全奖博士offer的核心,
不是简历上的经历,
而是你对研究的热爱。”
周泽霖的科研之路始于本科毕业论文。他选择研究“竞争环境下的’躺平’现象”,这一课题不仅契合他对博弈论与消费者决策的兴趣,更成为其学术生涯的转折点。在导师的指导下,他一步步经历了选题、模型搭建、论文撰写等各个环节,从一个科研小白成长为真正了解经济学研究全流程的人。
回忆起这段写论文的经历,周泽霖还特别感谢了他的导师,“他是个非常细心、耐心的导师,我们的工作模式很高效:我写一版,他第二天就改好,给出满满的修改意见,然后我当天就改完再发回去,如此循环往复,等到论文截稿投期刊时,竟然已经是第58稿了。”最后,这篇历经了58次修改的论文以年级前5%的成绩收官,并且入选了经济学SCI期刊。
之后,在硕士阶段正式开始前,周泽霖就开始主动联系心仪博士导师,阐述对消费者决策(Consumer Decision Making)研究的热情。这份主动性与清晰的目标感打动了导师,最终助他顺利获得offer。在他看来,实习经历和研究项目成果当然是证明学术能力的加分项,但仅仅有能力是不够的。
接下来的博士生涯,在周泽霖看来,是一场“理想主义的冒险”,但因为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所以定能完成漫长研究中的孤独与挑战。
课余生活
Extracurricular Life
是学联外宣部长
也是社交媒体运营人
学术之外,
周泽霖的生活充满英伦式的诗意。
他热衷晴天漫步,
剑桥的草坪、河畔与古老建筑
是他灵感的源泉。
“一次散步就能让思路清晰”,他笑道。面对“年年期末赛高考”的压力,他坚信“身心健康比成绩更重要”,甚至将放松视为高效学习的秘诀。
作为剑桥中国学联新媒体负责人,他运营公众号、小红书账号,在异国搭建起文化桥梁。这份经历不仅让他结识挚友,更深化了对“长板理论”的实践——放弃无关紧要的课程,专注优势领域。“大学不是补短板,而是让长板足够长”他如此总结。
他还积极参与剑桥的传统活动,如Formal Hall(这也是周泽霖最推荐的剑桥活动)。在学院烛光摇曳的古老餐厅里,他常与来自数学、计算机、哲学等不同领域的学生和学者共进晚餐,探讨学术与社会议题。“学术灵感往往诞生于跨领域的碰撞” 他总结道。
注:Formal Hall是剑桥各学院的一种正式晚宴,通常在学院的古老餐厅举行,学生和教授们身着学袍用餐,非常有仪式感。
给后来者的启示:
探索、扎根与从容
周泽霖的故事,藏着三条朴素的建议:
● 追问本质——不要止步于现象,要追问背后的逻辑;
● 深耕兴趣——学术的深度,源于对一个问题持续的热爱;
● 保持松弛——用力过猛会折断箭弦,张弛有度才能命中靶心。
从观察消费现象的懵懂少年,到用博弈论解析人类决策的研究者,周泽霖的学术之路始终以“追问”为灯塔。他的经历印证了一个真理:真正的学术热情,往往始于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思考。在剑桥的穹顶之下,他不仅找到了答案,更学会了如何与问题共处——这或许才是学术探索最深刻的浪漫。
图/文:升学指导办公室
编辑:席小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