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本很水”成为流量密码,
当“留学贬值论”占据热搜头条,
当键盘侠们忙着给
百万学费贴上“智商税”标签时,
当偏见试图用标签遮蔽世界的复杂时,
我们决定让故事回归真实的主角。
本期故事我们将走近一位主修计算机科学(CS)、辅修Engineering Corporate Practice 的远航者,聆听他在大学里奋斗三年的故事。
从初入大学的迷茫到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从课堂内的知识积累到课外的科研实践,他的每一步都写满了坚持与成长。这是一段关于探索、突破与自我实现的旅程。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无数大桥学子在学术与职业道路上砥砺前行的缩影。
曹路佳
CAOLUJIA
【身份】美国圣母大学(University of Notre Dame)大三在读
注:圣母大学(又译为诺特丹大学),建于1842年,坐落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密歇根湖畔的南本德市,美国25所“新常春藤”名校之一,U.S. News全美综合大学Top20。
【专业】主修:计算机CS;辅修:Engineering Corporate Practice,是Business和Engineering的融合
【技能】理论科研+软件开发
大学日程追溯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01
大一 学年
1. 每学期完成4-5门课程,保证高GPA
2. 参加了主题是machine learning与data相关的research
学年收获:让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技能上的短板,也让自己找到了接下来真正想做的方向
学年心得:积累技能经验;在科研实践中找到自己未来的research area
圣母大学校园
1. 每学期完成4-5门课程。
分享一门有趣的课程:分布式系统(distributed system)。老师的讲课水平高,课堂节奏快,每一句都是知识点,字字珠玑,学的很充实。这门课程教会了我,如何在现实生活的多个服务器上,处理更新复杂的有冲突的数据,让我实操了大系统如何运行。
2. 为找实习做刷题准备
3. 积累项目,丰富自己的简历
3.1参加了collaborative whiteboard application的研发research
身份:团队researcher之一(团队一般4-5人)
科研目标:设计一个可以让一群人实时分享自己的创意、想法和计划的白板
进展阶段:研发也形成了论文,并且有发表
collaborative whiteboard界面
学年心得:为面试考查而刷题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积累和之后想投的实习岗位相关的项目,多做项目,多积累实操技能,丰富简历。“企业在筛选简历的时候,可能会设置关键词进行机筛,那么就提示我们,要积累和自己岗位关键词相关的项目。像我的目标是software engineer,那我就应该顺着webpage application、语言、数据库这些方向找项目。”
03
大三 学年上学期
1. 每学期完成4-5门课程
2. 投简历、参加面试、找实习
3. 积累项目,丰富自己的简历
3.1参加了AI写作界面的软件开发项目
身份:团队researcher之一(团队一共2人,另一人为博士生)
项目目标:设计完善AI辅助写作的前端使用界面,方便教师和学生的不同需要
进展阶段:已完成,在大学推广使用
VISAR界面
04
大三 学年下学期
1. 本学期一共要修5门课,每天2-3节课,每节课50-75分钟,有一定的课后作业
2. 目前正在参加hackathon,准备4月份有presentation,争取第一名奖金
3. 本学期计划完成3-4个项目
3.1目前开始了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的research
身份:团队researcher之一(团队一般4-5人)
科研目标:目前的界面是根据functionality分类的,利用ML探索通过UI的pattern来分类
进展阶段:初始阶段
3.2目前准备开始一个软件的新开发
身份:团队researcher之一,和博士生搭档
进展阶段:初始阶段
3.3目前准备开发一个游戏软件
目标:探索用类似多邻国语言学习游戏的模式,开发一个普及性教育的软件
身份:团队researcher之一(三个本科生组成的团队)
橄榄球夜场比赛 课余生活
05
大三 暑假规划
亚马逊(Amazon)软件开发工程师(software development engineer)岗位的带薪实习
注:亚马逊(Amazon),是一家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的集电商、云计算、人工智能、线下实体书店等于一体的消费和科技公司。
拿到实习的过程:
• Google、Apple之类的企业一般在六月份会对外发布实习岗位
• 看到发布后可以投简历,可以广撒网
• 简历过关的话,9、10月份会有面试机会
• 12月底拿到的实习offer
• 大三暑假6月份开始做12周的带薪实习
大学三年
「心得感悟」
壹
积极向外拓展
做有效社交
例如,可以积极主动地给教授发邮件,询问教授是否有项目可以参加。一般教授的项目团队内会有2个给本科生的机会。
贰
和同辈的同学多交流
这样不但方便课程组队,也会拓宽信息渠道。“我当时是通过圣母大学的大中华奖学金项目(Greater China Scholars Program)录取的,进入圣母后,我目前也担任了这个Community的President,会组织一些节庆活动。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自身的能力,也是接触优秀的同辈的好机会。”
Greater China Scholars活动
叁
利用社交平台
可以利用社交平台,例如LinkedIn,广撒网找到行业内的人做内推。
肆
学会自己规划时间
和未来的方向
高中是老师、家长带着往前走,到了大学要学会自己规划自己的时间、和未来的方向。这个过程中难免失败、沮丧,甚至迷茫,但是要学会坚强、勇敢地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
编者寄语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
而是源于每一天的努力与坚持
三年时光,见证了这位远航者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他不仅在学术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更在科研和实习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从参与机器学习研究到开发AI写作界面,从刷题备战实习到成功拿到顶尖科技公司的带薪实习机会,他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每一天的努力与坚持。
如今,他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带着三年积累的知识与技能,继续追逐自己的梦想。远航者的故事,未完待续,而他的未来,必将更加璀璨。正如他所说:“大学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世界的不确定性,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写在最后
无论哪里,
市场永远在淘汰“空有标签”的人,
却永远在奖励“解决问题”的人,
世界从不拒绝强者!
BIG BRIDGE BIG FUTURE
当下,关于“求职难”的讨论中,总有一种声音在反复强调“文凭贬值”或“资源壁垒和限制”,仿佛外部环境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
但真相往往是刺耳的:那些真正被遮蔽的核心问题,恰恰藏在每个人的选择与行动里。
同一片土壤上,依然有人靠一篇篇论文敲开实验室大门,靠一次次面试赢得Offer,靠持续深耕的技术实力站稳脚跟。若总把失败归咎于“大环境”,本质是回避了自我迭代的责任。
无论哪里,市场永远在淘汰“空有标签”的人,却永远在奖励“解决问题”的人,世界从不拒绝强者!
图/文:升学指导办公室
编辑:席小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