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高二(2)班的周静茹,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学习的意义”。
明天就是期中考试了,备考的这几周,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抱怨:
“学数学有什么用?我去菜场买菜又用不到三角函数和圆锥曲线。”
“都是中国人,现在翻译技术又这么成熟,学英语干什么?”
“用青春最好的时间学这些,到底有什么意义?”
虽然这些抱怨可能源于我们沮丧的心情,但其实,它们也道出了深埋在我们心底的质疑:学习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越过“大考”,我们到头来还是要面对生活的琐碎。那么,用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学习这些看似没有用的知识,难道就只是浪费时间吗?肯定不是。学习,不仅是学留存时限只有几年的知识点,更是学受益一生的方法与处事态度。
首先,我们要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掌握某种技能,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培养。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 不同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模式。数学教会我们“化归”能力,把看似不同的问题化为同种方法;语文、英语能让人学会表达情感、理解他人;历史强调“唯物观念”,以大局观放眼社会变迁,从过去汲取智慧,预见未来…… 这些特点不仅让我们体会到学科独特的魅力,更让我们更加了解适合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更从容地面对人生的风浪与挑战。
此外,学习也是一种自我提升、自我挑战的过程。学习绝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决心和从头来过的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和诱惑:令人抓耳挠腮的难题、屏幕时常亮起的手机……养成和困难死磕到底、自律抵制诱惑的行为习惯,不仅可以提升眼前的成绩,更能在潜移默化中锻炼意志力,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受益。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学习是一种状态而非一项任务。它不应受限于校园,也不应止于毕业。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前所未有,我们更需要坚持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让知识给予我们自信和勇气,大跨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学习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绝不仅仅止于答题卡上的分数和姓名前的排名。在期中考试的冲刺阶段,希望大家能牢记学习的真正意义,将其内化为前进的动力。请大家务必调整好心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漏补缺。同时,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以最佳状态迎战期中考试。在此,我还想提醒大家,诚信考试至关重要。考试成绩只是衡量我们学习成果的一部分,而诚实守信才是我们应有的品质。希望大家能够自觉遵守考场纪律,用实际行动维护考试的公平公正。
我的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